继上周关于“心”的讲解,老师继续展开了“心”的多重维度。
- 灵体心:
人的想法并非全都属于自己。
- 灵界生物(鬼、仙家)会通过能量影响人的情绪与念头。
- 法界生物(思维生物)更隐蔽,会在念经时制造妄念或负面杂念。
因此,修行的第一步是“清除影响”,确认“我的念头,是否真的是我自己的”。
- 能量心:
能量的多少与属性,决定了人的状态。
- 能量足时,心情开朗、行动积极。
- 能量不足时,则容易懒散、烦躁。
修行需不断提升能量,靠的是环境(风水龙脉)、法器、福德与功德的积累。
- 利益心:
人因不同利益驱动而生发不同选择。修行人需时时观照:当下的起念,是基于私利,还是基于更大的善念?
- 职业心:
不同职业会塑造不同心性。例如警察易怀疑、幼师则单纯、艺术家敏感、律师逻辑强。老师点明:职业是修炼心性的场域,决定了你要面对的心性课题。
- 众生缘心:
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源于轮回中的累积。
- 善缘维系,能带来长期的稳定关系。
- 孽缘牵扯,则导致反复的纠缠、争吵与离散。
老师提醒:真正深厚的善缘,往往在天界中需超过“十万年”的积累,才能在人间维系“一生不散”。